马林巴是世界上广泛流行,而且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旋律型打击乐器。传入拉丁美洲大约是在17、18世纪,后来成为印第安人的乐器。而且,演奏马林巴也已成为某些印第安部族的仪式的一部分。这些仪式祈求的是宇宙的和谐以及人们的幸福,危地马拉的圣马可斯德古纳地方演奏的马林巴乐曲与非洲加纳的西斯沙拉人的乐曲十分相似。
葫芦马林巴是由一排木质音板按大小、长短依次排列好后,用绳子绑好固定在一个木架上,木片的正下方也相应地安装一排从大到小的葫芦,这些葫芦是木琴的共鸣腔,可以起到放大木片信号的作用,让木片的音色更加动听。
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黑龙江马林巴的音域越来越广阔,逐渐开始用于歌舞伴奏、甚至大众音乐、舞蹈和古典音乐的演奏中。
马林巴的韵味是马林巴在具备音准、音色的前提下产生出来的味道,是马林巴音色的Z高层次。有赖于音板的材质、调律、形状、共鸣、调律师的经验等等。
韵味十足的马林巴会使人陶醉、沉迷,激发演奏激情和演奏欲望,使听众难以忘怀。
缺乏韵味的马林巴只是木琴的扩大版,没有感染力,不会给演奏者带来激情和演奏欲望。
马林巴的保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存放位置要在比较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禁止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爆晒。在用褪方面一定要讲究,禁止用木琴褪来演奏马林巴,特别是高音区那将是毁灭性的敲击。
要根据自己马林巴的型号,不要只关注马林巴琴价格,尽量选用稍微柔软包线的褪。在搬运时注意音板不要挤压,Z好有单独的箱子,与其他部件分开。整体搬运和运输对马林巴框架的损坏比较大,一定要拆卸装箱运输,在拆装过程中注意每个部件的位置,一但错误会造成损坏。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尘时Z好用干燥的软布或棉布打理,金属部分,不易生锈的可以用湿布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