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巴是一种非洲木琴。它的结构,特色与一般的欧洲木琴有很大不同。它所采用的琴板红木的质地软,低音发音更热烈,波长更长,音区更低,余音更和谐,每块琴板下面都有用各种果壳、葫芦或罐头盒、长方形木盒等做的共鸣体,这些共鸣体的大小,长短是与相应的琴板相适应的。
马林巴的形制是多种多样的,黑龙江马林巴提示您在非洲有三种主要样式,一种把琴板放置在地坑或泥罐上,另一种把琴板排列在两根园木上,还有一种把琴板固定在框架上,下面悬挂共鸣葫芦,演奏方式有坐在地上或挂在身上之分,一般多采用由头上包有橡胶的棍子敲击。
尽管近来标准的专业独奏马林巴都是五组八度的,很多四组半甚至四组的马林巴也是很出色的。如果不打算练习五组马林巴的曲目,小一点的马林巴也可能适合你。但是,如果你很认真地想学好马林巴,入手五组的马林巴是很明智的。
如果你使用马林巴主要是在不需要大型马林巴的管弦乐团或者小型乐队,五组单筒马林巴也许就没必要去买了,因为大多数管弦乐的马林巴部分都是写给小型马林巴的。这其中的原因就要归罪于“体重”了,五组马林巴通常体积大,搬运相对麻烦,所以很多管弦乐作曲家在写作马林巴部分的时候都限制在四组半或者四组马林巴。
马林巴的保养也是不容忽视的,存放位置要在比较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禁止长时间在太阳底下爆晒。在用褪方面一定要讲究,禁止用木琴褪来演奏马林巴,特别是高音区那将是毁灭性的敲击。要根据自己马林巴的型号,尽量选用稍微柔软包线的褪。在搬运时注意音板不要挤压,有单独的箱子,与其他部件分开。整体搬运和运输对马林巴框架的损坏比较大,一定要拆卸装箱运输,在拆装过程中注意每个部件的位置,一但错误会造成损坏。在打理音板表面灰尘时用干燥的软布或棉布打理,金属部分,不易生锈的可以用湿布打理。